- 2021-06-15瀏覽次數:1209
- [文章] 疫情燒出金融業「線上化」危機!背後原因在這裡
這波本土疫情延燒下,各大銀行都相繼傳出確診案例,金管會緊急改變政策,允許分行縮短營業時間,或是暫停疫情熱區分行營業,三級警戒期間,跨行轉帳手續費通通減免,就是希望大家「零接觸」。
我們這才發現,金融領域雖然有很多事情已經可以線上辦理,但還是有不少業務需要大小章,或是「親晤親簽」,甚至連線上股東會都無法舉辦。追根究柢,問題在於現在還沒有一個好用、通用、可信的機制,可以在網路上確認身分,一場疫情,燒出了台灣線上實名認證的不足。
沒有線上身分認證機制,很多事情都做不了
台灣在今年進入純網銀時代,但是許多金融有關業務仍無法順利轉往純線上。
以企業金融來說,雖然很多銀行都有提供企業網路銀行服務,但是可能因為介面不好用,或是需要大小章等因素,會計還是習慣親自跑分行辦理。
在買保險部分,除非一開始就是網路投保,否則還是需要面對面簽名、對保等。為了應對疫情,金管會才緊急同意保險業務員賣保單時,能透過視訊、傳真、郵件等3種方式取代「親晤親簽」,疫情好轉後再補正本。
國泰金控資深副總孫至德認為,這其實是很急迫的做法,「把現有流程數位化,還只是轉型1.0階段。」因為這套方式沒有解決身分驗證問題,難以確定鏡頭另一邊是不是真人?或者對方是否為本人?拿的證件是否是真的?
另外一個例子是,五、六月本來是股東會旺季,但因疫情升溫,全國三級警戒一來,所有股東會都直接被迫暫停召開。事實上,美國早在2017年時就能後舉辦「線上股東會」,或是線上與實體並行,台灣則受限於法規不可行,以及金管會擔心資訊系統不穩定,也怕因為身分認證困難,導致侵害部分股東權益。
其實上述在三個不同的情境都導向同一個核心問題,就是台灣並沒有一個好用、安全、可靠的線上身分認證機制——當無法在網路上確定一個人身分時,很多事都辦不成。
完整內容,請點擊此進入